第五百六十四章 表姨很实在_大明第一贡生
趣书网 > 大明第一贡生 > 第五百六十四章 表姨很实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五百六十四章 表姨很实在

  内阁已经不再是铁三角的阵容,在增加了程敏政之后,内阁的格局趋向于三一对立。

  别看程敏政在内阁中没什么地位,排次是最末的,但问题是他是张周的人,或者是在皇帝眼里,这个人有跟传统三阁臣不一样的潜质,然后程敏政在没得到任何实权的情况下,就要成为内阁中举足轻重的人物。

  因为皇帝打算让程敏政兼职上听处大臣。

  在张周与朱佑樘会面结束之后,会有东厂的人把皇帝要给张周处置的公文,送回到张周的宅邸……什么有关公务不能带出公廨的规定,到皇帝这里基本就是“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”,皇帝一点都不介意张周回家之后好好为他处理朝中事务。

  而张周则先到文华殿等候,也不是去见朱厚照,而是在偏殿等候程敏政的到来。

  “蔡国公。”

  程敏政本来还在内阁忙于公务,得知张周从贡院出来,他还很意外,因为按照以往的惯例,张周还要过两才能出来,这次张周算是提早出来了。

  毕竟顺府乡试还没有放榜。

  张周笑道:“程阁老请坐。”

  “不敢当啊。”

  程敏政以前在人前还是很有派头的,在张周面前也不会掉面子,但也不知怎的,现在他见了张周,总觉得矮人一头,且不由自主,就把恭敬那股劲头给拿出来。

  挡都挡不住。

  “程学士如今入阁,乃是陛下的股肱之臣,我等还要聆听你的教诲,怎就不敢当呢?”张周笑着。

  反正跟程敏政也没什么隔阂,有话就可以直。

  张周也很清楚,这是个通过自己出现,而改变了“命运”的人,真就是救了一条命,程敏政不感激他对不起他之前一顿折腾。

  程敏政叹道:“蔡国公自谦了,换了平常人,一定以为您不过是因为邀宠等,获得陛下的信任。但老朽却知晓,蔡国公是有真才实学之人,是乃下读书饶典范。”

  “程阁老,你这话,我才不敢当呢。”张周道。

  “蔡国公不必自谦,就老朽在翰林院这么久,尤其是这次回来,在修撰书籍上,发现蔡国公的才华……那真就是……当世无双。以老朽所知,很多典籍,蔡国公都未曾见过,那些孤本都未曾到过您的手上,居然就能原封不动整理下来,您真可谓是……”

  程敏政对张周的尊敬不是一味的谄媚。

  以程敏政的心态,他的确是要去巴结张周的,但张周也要有让他服气的地方,才能让他心悦诚服。

  而程敏政所在意的,不是张周算出意什么的,那跟程敏政无关。

  程敏政所在意的,是张周在修撰典籍上的本事,这是程敏政在翰林院几十年都未见过的“盛景”,张周居然可以先修出书籍,然后再去查证,然后发现……一切都无误,这点程敏政是怎么都想不出,张周是如何做到的。

  那只能理解为……张周有一种世人所没有的“才华”。

  张周道:“什么孤本,以前都见过,再了,修书而已嘛。程阁老在这方面的造诣,应该不在我之下。”

  “不敢当,不敢当。”

  然后一老一少就这么互相客气起来。

  ……

  ……

  二人就在文华殿内,闲话了不少时候。

  随后张周也表明了来意。

  “程阁老,是这样,陛下已经准备让你同时入值上听处,而内阁中,以伱为唯一值守上听处之人,如今西北边事仍旧不太平,入夜之后或是有人要留守于两处,多要劳烦于你了。”

  张周只是来通知的,但其实就是来给程敏政做一番“指点”。

  毕竟上听处是张周提议所设立的,而朱佑樘一直是把张周当成上听处首席大臣来看待的,等于,以后程敏政在上听处的任差,是要听从于张周吩咐的。

  就算你在内阁,也可以让你居于张周之下。

  程敏政道:“上听处……不知平时有何差事呢?”

  不用张周指点,程敏政自行便请教起来。

  他对于内阁的差事还没完全摸透呢,内阁铁三角又不给他放权,现在能同时兼任上听处大臣的身份,对他来,心理负担反而没那么重。

  如果继续让他在内阁无所事事,他更会觉得自己在朝中没什么意义,会想着早点离开,也会找机会去请辞。

  换了旁人,肯定会对自己的官职恋栈不舍,但他程敏政可不是一般人,他人生中屡次对于自己的官职放就放,在当官这件事上,程敏政没那么大的执念。

  张周道:“其实上听处的差事,就是把西北各处的边务,做整理之后上报。有紧急的公文,一定要第一时间处置……你可以把西北的边政,也看成是一个朝廷,分为六部事务。”

  “六部?”

  程敏政琢磨了一下。

  你个蔡国公,话方式还挺新颖。

  “官员任免,那是吏部的事。户部的钱粮调拨,还有工部的营造。这三项在西北边政中体现最为明显。兵部的事务不必……那是正常的行军……将在外,一般是无须请示于朝廷的,更多是在出现变故后对朝廷的上报……而军务上的事情,恰恰涉及到西北军政的透明,是君臣上下所最在意的……但本身朝廷能对其影响的,并不大。”

  张周这一番解释,也是把西北边务,当成是朝中六部事务来解释。

  程敏政自然都明白,他道:“以老朽想来,自然是以户部的事务,最为重要是吧?”

  “嗯。”

  张周点头道,“陛下最近就会以户部左侍郎王琼,替换秦老制台,为三边总制。而户部左侍郎的差事,多半也不会放下,而王琼本身就是上听处大臣,他到了西北之后,会不断将三边的需要,通过公文传递到京师。”

  程敏政想了想,突然觉得自己只是个干杂活的。

  以往上听处虽然是以张周为首,但实际操作上,都是以王琼为主。

  而王琼本身是户部左侍郎,皇帝以王琼,把户部尚书佀钟给架空,而现在王琼到了西北,仍旧是户部实际的主脑,他程敏政在京师,作为内阁大臣,等于是受王琼的遥控,把户部的事务推行下去。

  当程敏政明白到这一点,也就知道了皇帝的“苦心”。

  拿西北边政,首先从户部入手,把财政大权逐渐握紧,然后再逐渐往六部其余的衙门扩散。

  “程阁老,西北礼部和刑部的事务,这点多也只是在事后跟朝廷上报,你在入值上听处时,只需将军务上的重要事项,做整理后给陛下呈递,至于钱粮调度等问题,也要跟户部沟通好。眼下户部右侍郎,很可能会是陆完……你知道他,曾是辽东巡抚,而今也负责研武堂的事务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s86.cc。趣书网手机版:https://m.qs86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