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2章 逐渐崩坏的建制派_盛唐挽歌
趣书网 > 盛唐挽歌 > 第292章 逐渐崩坏的建制派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92章 逐渐崩坏的建制派

  第307章逐渐崩坏的建制派

  “方节帅,末将大斗军军使刘贡,请入营详谈。”

  大斗拔谷附近的大斗军营地外,一个有些面生的中年将领,看起来五十岁都不止了,穿着河西边军的黑色军服,未着盔甲,戴着武将的官帽,出大营迎接方重勇。

  言语甚为谦卑。

  这踏马是谁?

  方重勇一愣,他回了长安一趟,原本担任大斗军军使的哥舒翰就被调走了,换了这个叫什么什么刘贡的!

  压根没见过面!

  “哥舒翰呢?”

  方重勇一脸疑惑询问身边的郭子仪道,不知道眼前这位起码五十多岁的糟老头子是哪里的菜。

  “哥舒翰被兵部调到您岳父麾下了啊,他之前在大斗军。现在这个刘贡是个关系户。”

  郭子仪不动声色的说道,声音非常小。

  “他父亲刘谏,曾经担任过临洮军军使。他夫人朱氏,乃是幽州范阳节度使麾下静塞军军使朱滔的姑姑。

  此人在中枢兵部内的人脉很广。”

  看到方重勇不发话,郭子仪继续小声介绍了一番。

  踏马的,趁着老子去长安的窗口期,兵部居然敢背刺!还不跟老子打招呼!

  方重勇的火气瞬间就冒起来了,眼神不善的瞥了刘贡一眼!

  其实吧,方重勇此刻也只是无能狂怒而已,鸟用都没有。

  因为按照朝廷的规矩,节度使并无权力干涉麾下军使的任命,一切都是兵部说了算,这个也是朝廷制衡边镇节度使的杀招之一。

  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,一般都是节度使先让自己人担任军使,然后再把推荐名单上报到兵部,让兵部盖个章,转过头以公文的形式发任命书就行了。

  所以边军当中军使的职务流转频率极高!基本上想干事的节度使都会把自己的亲信安插到各军当中当军使!

  要不然指挥不动边军啊!

  那为什么朝廷这么“优秀”的制度,执行起来会现大眼呢?

  别问,问就是一线将领知道当地具体情况,那帮平日里办公都不出衙门的文官懂个屁!有种的,先到边镇来接吐蕃悍卒三招再来哔哔啊!

  所以这次兵部的做法,符合朝廷明规矩,但不符合边镇这边的“潜规则”。

  大斗军军使的改任,严重侵害了方重勇这个河西节度使的人事任免权!如果不能随心自行任命军使,将来方重勇身边的亲信谁会跟他一条心?

  “那辕门二龙呢?”

  方重勇压着火气继续问道。

  他口中的辕门二龙,就是乌知义的远房亲戚乌承恩和乌承兄弟二人。

  当年方重勇在沙州当刺史的时候,就听闻这乌氏兄弟二人战阵非常能打,担任平虏先锋一职。他们守住大营的辕门,就没人能冲进去,所以军中送了个绰号叫“辕门二龙”。

  “哪有什么二龙啊,受乌知义谋反牵连,现在他们不过是个普通士卒而已,还在他们当年所在的大斗军。

  节帅不问起,这个名号平日里都没人敢提。”

  郭子仪苦笑道。

  在大唐,天大地大基哥最大。乌知义当年搞出的那档事,可是让基哥抑郁了很久。乌知义的亲戚没被牵连灭族,已经是基哥法外开恩了,还想继续在河西边军里面当大将?

  想太美了!

  “方节帅,可是……有什么不妥呢?”

  看到方重勇跟郭子仪在一旁嘀嘀咕咕的说私密话,刘贡小心翼翼的询问道。

  他身边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将似有不服,蠢蠢欲动似乎想上前跟方重勇理论。

  方重勇定睛一看,此人跟刘贡长得有八分相似,想来就是刘贡嫡子了。上阵父子兵,一支军队里面父子同为将领的情况非常多见,比如说论弓仁他们家,父子兄弟同在,后来是因为避嫌才强行拆分开的。

  “本节帅现在与大斗军军使说话,你什么身份,你想狗叫什么?”

  方重勇拔出疾风幻影刀,指着那位小将问道。

  听到这话,刘贡连忙转过身,狠狠的扇了那位小将的耳光,怒斥道:“某与节帅说话,哪里有你撒泼的份,还不滚回大营!丢人现眼的东西!”

  挨了一耳光的那位小将,心不甘情不愿的退到一旁十丈以外,又不肯离去。

  场面顿时尴尬起来!

  刘贡连忙走上前去,拉着方重勇的大手热情说道:“某已经备好酒宴,为方节帅一行接风洗尘,这边请,这边请。”

  他脸上堆满了笑容,让方重勇心中一阵阵的警惕。

  这个刘贡,城府如此之深,自己刚刚故意找茬,让他儿子丢大脸,他都能忍下来。

  出征在即,半点隐患都不能有,此人绝对留不得!

  被朝廷摆了一道,方重勇根本不敢把后背交给这个今日第一次见面,又城府极深的老硬币。

  “刘军使客气了,军情如火,随便吃一吃就好了。

  同去同去。”

  方重勇哈哈大笑说道。

  两人错身的片刻,刘贡这才压低声音说道:“某从平卢镇来,当年是方老节帅的亲信旧部,被安禄山排挤至此,方节帅勿要见疑。”

  诶?

  方重勇一愣,万万没想到这居然是自家那个便宜爹的布局!

  刘贡的话很容易验证,不太可能是说谎。

  再联系到哥舒翰是被调到王忠嗣麾下,如果王忠嗣拒绝任命,那么这份调令也很难达成。

  那么其中的逻辑关系便很明显了。

  方重勇瞬间明悟,此人乃是出身幽州的将门,连夫人都是幽州边军将领家出来的,算是幽州的“本土派”。因为安禄山不断安插自己人,也就是不断安排从他那个城旁部落出来的杂胡,到边军中当将领。

  所以幽州“本土派”的刘贡,才被安禄山给排挤到了河西这边。

  当然了,也很有可能是当年此人就在渣爹方有德麾下当过差,他之所以来河西,不去朔方、河东那边,原因也很深刻。一个边军将领若是在当地没有人脉,是很难混得下去的。

  而作为将领混不下去,结局便只有死亡。被排挤的刘贡,不得不找人抱团。

  人际关系网的复杂与玄妙,就在于此。

  方重勇有点明白为什么安禄山会被皇甫惟明给做掉了。

  这厮毫无根基又没有节制的排除异己,不被人合伙当刺头给做掉才是稀奇事!

  想杀安禄山的,又何止皇甫惟明一人?

  刘贡不动声色的对方重勇点了点头,眼中满含善意。

  “老刘啊,怎么到河西赴任,也不来凉州跟某打个招呼,太见外了嘛。”

  方重勇忽然揽住刘贡的肩膀,像是相识多年的好友一样。

  ……

  大斗军军使的帅帐内,一个大铁锅内正煮着腌制的咸菜和肥肉,作为锅底。方重勇用小刀娴熟的切着豆腐,然后将其一块块丢到锅里。只见这些豆腐在滚开的水里翻滚,时起时落,时而在水面下,时而又浮出水面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qs86.cc。趣书网手机版:https://m.qs86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